
单位以过错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如何避免高赔偿?
19-08-27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一直是一个敏感且风险较高的问题,即使具备资深经验的HR也没有把握可以做到尽善尽美。虽然法律赋予了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存在过错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实践证明,如未能规范操作、合法解除,仍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承担违法解除赔偿金的风险。
一、案件背景
二、各方证据
三、法院判决
M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支付李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13118元。
四、总结归纳公司败诉原因
结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9)京01民终934号判决书,总结M公司败诉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解除证据不充分。公司为证明员工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而提供的证据不充分,仅提供了网络截图,无原件及具体内容,法院对其真实性和证明力不予采信;公司在开除通知书中载明因员工提供虚假学历证明而解除,但在庭审中并未提供员工学历造假证据证明。
2.规章制度送达不规范。公司虽提交相关规章制度,但缺乏向员工送达的证明,法院对其真实性和证明力不予采信。
3.核心争议中无法提供有力证明文件。公司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员工上传的资料为公司的核心资料。
4.规章制度执行不规范。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与规章制度的规定不符,使得双方签署的保密协议及信息安全制度的效力大打折扣。
五、律师提醒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谨慎,现总结归纳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不能滥用强势地位任意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注意各环节程序合法(如建立了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四十条规定但未事先通知工会的,劳动者可以违法解除为由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内容严谨,注意保留证据。
建议用人单位在准备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前咨询专业律师,以避免解除不规范导致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风险。
181 2113 8308
158 0620 7776
180 1238 1208
+852-2832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