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五大误区
19-08-27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实践中,不少人对其存在认知误区:劳动者认为其是“铁饭碗”,用人单位认为其是“洪水猛兽”,一旦签订后双方便不能解除。以下我们就来总结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五大认知误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误区一
只要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必须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正确解读
如果一个员工在一个单位工作5年后,离开该单位又去别的单位工作了1年,又回到该单位工作了5年,该员工在该单位虽然也工作了10年,但由于不是连续,而是累计工作了10年,因此不符合法律规定“连续工作满10年”的条件。连续工作满十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而不是从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之日开始计算。
有的单位为了避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采取要求劳动者“主动辞职”或离职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入职的手段以达到工作年限“不连续”的目的,对于这种恶意规避法律的行为,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通常会确认该行为无效,用人单位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误区二
一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合同。
正确解读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没有确定的终止日期,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1项即劳动合同期满为由终止劳动合同。但是用人单位仍可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也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之即时解除权、《劳动合同法》第40条无过失解除权、第41条经济性裁员为由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者也可自行提出辞职,解除双方所签署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误区三
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最终订立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反悔。
正确解读
当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但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除非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迫使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否则,该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具有法律约束力,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真实表示,劳动者不得反悔要求重新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误区四
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订立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正确解读
实践中,如果劳动者以书面声明的方式选择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双方实际上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过程中劳动者并未提出异议并予以签订的,应当认为劳动者依法行使了自己的选择权,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签订了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未有证据显示所签订的第三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非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也未能证明签订合同时公司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行为,该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属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用人单位无须承担支付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
误区五
将正在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延长,用人单位就可避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正确解读
在实务中,有些用人单位将正在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延长,以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但是此种行为可能会被司法机关认定为“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行为。
延长劳动合同期限的行为,将被视为再次订立了一次劳动合同,将其纳入到劳动合同订立次数中。因此,如在第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又将劳动合同期限延长一年,待延长一年期满后,用人单位同意续签,劳动者提出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就必须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律师建议
1.由于《劳动合同法》降低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门槛,用人单位应时刻做好劳动合同的续订和跟踪工作,确保劳动者符合法定情形时,即签订相应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避免承担二倍工资赔偿的不利法律后果。
2.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届满前,用人单位应书面告知劳动者其有权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征询劳动者是否续订。如果劳动者要求或同意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一定要保存好相应的书面证据,以免劳动者日后反悔,用人单位由于不能举证系劳动者提出的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仍面临支付二倍工资的风险。
181 2113 8308
158 0620 7776
180 1238 1208
+852-28322181